中國人形機器人,搶佔全球5萬億美元「大賽道」!
大摩預計,到2050年,全球人形機器人將累計部署10億台,年收入將達到4.7萬億美元,幾乎是2024年全球20大汽車製造商總收入的兩倍。中國的政策支持、技術進步和製造業基礎使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處於領先地位,尤其是在硬件供應鏈中。
直擊科創板醫療器械行業集體業績發佈會:多家企業佈局AI醫療業務 創新領域關鍵產業鏈環節或加速國產化發展
①參會企業均認爲,關稅政策會給企業帶來一定成本壓力和市場挑戰,但同時也加速了相關領域國產化進程; ②部分參會企業在業績說明會上披露了業務最新進展與2025年相關條線規劃。
人形機器人賽場競技:一場「翻車」與「進化」並行的「技術成人禮」
①冠軍天工隊、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CTO唐劍告訴《科創板日報》記者,「半馬」比賽主要是對機器人的硬件以及軟體的運動算法,或者說機器人的「小腦」 穩定性、可靠性的一次極限測試。 ②明日開賽的無錫具身智能運動會,還有宇樹即將舉辦的機器人格鬥大賽,無疑將承接更多「檢閱」的目光。
科技股回暖,高標股集體 「降溫」,市場或迎來高低切換關鍵期
跟蹤主線板塊的整段生命週期。
機器人組團「營業」引爆聲量場!產業鏈頻刷進展 分析人士:未來2-3年或爲量產關鍵期
①今年廣交會首次設立服務機器人專區,參展商透露客戶當場下定金,有的甚至「10台展示樣機9台被搶訂」。 ②目前中國市場已有11家主流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在2024年開啓量產計劃,多家廠商對2025年量產規劃超過千台。 ③分析稱,未來2-3年會是機器人規模量產並交付應用較爲關鍵的時期。
誰在爲機器人半馬冠軍「輸血造骨」?|聚焦
① 市場普遍認爲,這場賽事不僅是機器人技術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檢驗,更標誌着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節點; ②奧比中光稱,在民用品工業領域,人形機器人具有替代工業機器人和終端執行器的潛力,特別是在操作精細度方面具有顯著優勢。